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金陵东路151号7号厂房
E-mail:WY@wyrlzy.cn
电话:0512-62740826
传真:0512-67576593
2018年12月3日至4日,“2019(第五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1200多位来自全球及中国领先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的创始人、CEO、总经理及全国各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据悉,本次创新大会门票提前10天售罄,刷新了“创新大会”最快售票纪录和参会人数!
“2019(第五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以“产品是王道”为主题,受到了各行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大会现场,来自人力资源高管及人力资源行业思想领袖,围绕人力资源产品的创新设计、商业模式构建、组织策略实施等热门话题,他们用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战果,分享人力资源行业的创新之举。30位行业知名专家与大咖,30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干货满满,为与会者带来极具实践性的建议与指导。
2019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主题
《产品是王道》宣传片
上午8点40分, “2019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正式开场。
中国对外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张艳珍
担任上午场主持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正致欢迎辞
朱正局长表示,近年来,苏州服务业发展良好,全市人力资源机构2800家,从业人员2.9万人,年产值超过750亿元,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贡献力达到80%,由单一服务向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数量占比由40%上升到72%,多角度的发展有效推动人力资源的发展。此次创新大会的主题“产品是王道”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对服务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产品的创新对于产品的发展,生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总结意义,非常有价值。希望人力资源服务业能迈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共话发展,共话前景。
以创新发展为主题的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的一次盛会。此次创新大会,邀请国内外人力资源服务资深专家,深入剖析行业内容,围绕人力资源产品的创新设计、商业模式构建、组织策略实施等热门话题,用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战果,探讨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还组织行业精英晨会和夜话,共商行业产品创新发展思路。
最后朱正局长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未来苏州要加大推进创新型发展,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对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大量的支持,请大家多多关注,多多支持。
本次大会还举行“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仪式,报告将引导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与时俱进,迈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仪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副司长高占胜致辞
高占胜副司长表示,2017年全国供应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2万家,从业人员58.4万人,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44万亿,帮助2.03亿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按照前三季度的了解,今年的各项指标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助推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10月1号,人力资源市场转型条例实行,条例是系统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对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好服务于就业创业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占胜副司长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融合创新集聚发展促进交流开放合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行动计划,积极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加快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创新发展。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已经历经5个年头,五年来大家以创新大会为平台,积极研究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深入探讨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使人力资源的服务发展的新模式服务业态不断的涌现,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战胜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大会,探究出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人力资源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
李天国博士发表题为
《谈谈如何应对行业的新挑战(危局)》主题演讲
人力资源行业大咖李天国博士首先表示,我们都需要正确认识新挑战,新危机。2018年国家政策变化,尤其是在社保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个税法修改这两个大政策下,信息匹配、人人匹配、人企配合等需要攻克的难点就更加凸显,据测算,新增了12%的人工成本,73%的企业社保基数缴纳不合规(据51社保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获得)。在行业的大危机、大挑战下,人力资源机构要先练好内功,运用好B2B2C商业模式,运营技术手段,用好招聘为王这条路。人力资源机构手托两方,要把B2B2C的概念深入到行业中去。实现B2B2C,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而这些调查研究要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做科学的调查,缜密的分析。
其次,李博士认真研究和借鉴了国际先行经营,希望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能用先行者的经验取长补短为自己所用,尽可能地降低试错成本,变成中国式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外包。
最后,李博士表示,要练好内功,加大创新力度,坚持为人才服务是最核心的开发产品理念,掌握好事务性工作与为人才服务的平衡。
方晓发表题为
《新税制时代人力资源服务转型思考》主题演讲
人力成本精算专家方晓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表示,当下社税改革开始了新的曲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弥补第一曲线不足的机会。薪服时代,存在巨大变化,我们需要从数据、创新、AI的角度出发,不断发展升级,协同工作,联接和深度学习。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走到8.0,在敏捷时代,需要布置新的HR战略,认知新的社税联动,积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建立部门间常态化信息共享和对账机制,并且控制时间进程,积极行动起来。
方晓老师表示,2018年出台了很多政策,减负1.3万亿,国家出了这么多政策要好好利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就要做时间错配,这是人力资源要去做发展的方向,做社会化就业,做这种时间错配的分享经济的服务。
未来薪酬服务怎么走?方晓老师从客户培训,数据分析,社税重构,执行导入,社税管理,异动处理,年末调整,棕红汇缴等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适当选择薪酬外包。用薪酬平衡思路和主题转化思路,筹划社税本,从计预扣法、专项附加扣除、综合汇缴下的支付;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是否有6万个人所得税免税额或者三万免增值税额;实习生是薪金所得还是劳务所得等。方晓老师从各方面思考当下大环境和政策下的商机。同时还预估非全灵工下的风险。
最后,方晓老师用“以利他而立,因利他而利,聚利他而荣”的商业模式重构要点,结束了其干货满满的分享。
张锦荣发表题为
《产品如何为“王”》主题演讲
万宝盛华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中国区荣誉总裁张锦荣从企业管理成本的结构谈起。他表示,工业化时期往后工业化时期转变,人口红利转向技术红利的空档期,经济繁荣不能靠一个病态的利益链结构维系,稽查、纠正将全面来袭,单纯式应对的各种方法的价值有限。需要一个系统的思考,一个思维方式的导航。
企业的成本一般来说就是四大类,人工成本可能占50%,运营管理成本占30%,市场营销成本是10%,风险成本是10%。随后张锦荣围绕企业成本及改进重点,优化出了用工结构,薪社税设计和价值链管理是企业提质增效的三条主要途径。改变用工结构的多维度视角,把“资源”的管理成本转换成“资本”的交易成本,实现“薪转营”。大量的项目实践证实了“薪转营”这一做法,其产品可以形成价值链,根据自己竞争优势和资源,选择某端、某段切入,甚至是全价值链切入。
“人”的利益方式的回归是价值的回归,当下已进入“标准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非劳动关系”并存用工新时代,社税改革下的薪酬筹划就是迫在眉睫的应对,新时期人力资本新现象大量出现从“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人力资本经营”等了五大关系的变化给了我们思考的逻辑。从人力资本新现象,重新确定底层逻辑,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成本”位移的前提是“劳动关系”的位移。
当下企业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将传统的创造价值模式转变为命运共同体合作创造模式。那如何优化价值链呢?张锦荣从分解动作,梳理出业务单元;界定量化点;用统一量化结果和逻辑关系评估价值链;流程再造、考核分配方案改变、评估和阶段性审计;管理核心价值点,缩短价值链这五个角度给出了优化价值链的管理思路。并通过看现在,看过去,看增点这三个主要视角阐述了价值链优化的路径。
最后,张锦荣从企业需要利用规则、技术、杠杆的力量,做到“存量优化,增量爆发”。张锦荣表示,企业倒下去不是因为没有商业机会,而是因为机会太多。不确定年代,需要一个精准的逻辑作为战略基石,才能把握企业的战略方向。我们的目的不是选择正确的战略,而是要从正确的战略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聂有诚发表题为
《服务产品之道——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思考》主题演讲
亚太人力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聂有诚表示,服务产品四个特征为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分割线。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四个特征为政策性,非标准性,知识性和地域性。可以看出,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有别于一般服务产品,是专业服务类的一种,具有行业的特殊性。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价值是行业和企业的生命。
聂院长从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起源开始,回顾了人力资源产品的发展历程和演变。同时也表示了对产品创新的认可,并对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趋势做了一些预估,比如产品不只是“生产性服务业”范畴,也有可能延伸到“生活(消费)性”和“公益性服务业”;
从产品“边界清晰”,向“无边界”拓展和开发产品……最后聂院长用一系列成功的国内外企业服务产品案例给了更加直观的补充。并大胆预测,明年最火的产品,必将是个人所得税及专项附加扣除的服务产品!
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庆阳
担任下午场主持
彭军发表题为
《周月薪 大市场 大未来》主题演讲
周薪薪联萌如何赋能蓝领招聘中介门店,周薪薪是如何运行的?我的打工网周薪薪联萌副总裁彭军分享到,周薪薪产品结算模型是通过云端化实现周薪结算系统的。对比周薪薪和传统招工之间的差异性,分析中国人口红利的持续下降,工厂之间抢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了市场的返费越来越高。彭军细说了周薪薪如何破局用工荒,降低招工成本、缩短招工周期,同时在企业的留存率平均为68%,体现了周薪薪的优势。
彭军表示,为缓解传统中介的现状,周薪薪利用劳务+中介门店+互联网的方式,从用户需求出发,体验口碑为王,TO B 转 TO C,改变不止是门店形象,还有整个行业的生态链。通过信誉赋能、技术驱动、订单共享、收益为王这4大利器赋能其核心,实现多方共赢,让打工路上的黑中介从良或消失。
高亚平发表题为
《薪福之道,外服价值》的主题演讲
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高亚平从投入到产出的逻辑出发,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利润公式,勾勒出企业的最理想状态是把更多的产品卖给更多的客户,在这过程中,营销不是本质,产品才是本质。产品是价值的承载,产品背后是价值的呈现。产品以颠覆方式改变价值。颠覆是一种常态,随着技术革命的加速,颠覆会来的更快更猛,与其被跨界颠覆不如自我颠覆,这其中关键就是产品的创新。
高亚平表示,现在是一个客户价值时代,企业经营活动中最具有价值的是:把内部价值链的供给与外部客户的价值需求高效地匹配。价值型企业必然具备持续成长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环境匹配能力这四个核心能力。在行业新趋势的大环境下,在技术、资本、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下,不断增加企业赋能能力,赋能产业即在对接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升级中创造价值;赋能组织即在优化人才结构和提升组织效能上创造价值,赋能人才就是在打造雇主品牌、改进人才体验上创造价值。
最后高亚平通过上海外服的一系列数据、案例和产品,表达了FSG的探索赋能之路。
吴冯淑发表题为
《数字化商业学习引领者的产品之道:内容、技术与运营》主题演讲
中欧商业在线总经理吴冯淑发用接地气的“辅导孩子学习”的例子开始了演讲,并从大脑认知角度出发,科普了记忆的重复曲线是怎样一个曲线。举一反三,其实企业的培训也是这样的,有效的数字化学习路径,即“学”“习”“思”“用”,从获取到强化,到内化再到应用。
随后吴冯淑从学习的内容出发,她表示,基于管理学,从人的维度和组织维度而言,都有一成套的学习课程,其中系统学习很有必要。未来数字化的学习很重要,从课程设计“3c法”、成人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基于案例的模拟游戏等角度分享了其基于商业情境的案例教学法。平台方面,吴冯淑表示从学习管理平台到学习体验平台发展,技术与内容的深度结合很有必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把学习行为、学习进展精准捕捉,从而制定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学习。运营方面,吴冯淑表示,成人学习的挑战,是由时间、兴趣、纪律这几个方面构成的,那么成人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力提升,行为改变和绩效改善。
最后,吴冯淑说,未来数字化学习的趋势,是学习内容x数字化技术,他们的效果结合在一起是倍增的,未来的数字化学习不是简单的看线上课程,而是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朱江发表题为
《互联网公司转战人力资源行业的187天》主题演讲
好活CEO朱江首先介绍了好活转型的契机,转型过后,通过双创+共享,企业、个人、政府三方联动,构成了好活的制度。企业共享平台,C端应用小程序,政府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构成了好活的产品体系,经过组织小微化,业务标准化,监管协同话,薪资费用化这几个方面的共同操作,让好活成立129天,就在多领域开花。目前好活平台上有10729个个体户,329家企业,虽然这数据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一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了。朱江表示:未来,从业人员都需要注册商业主体,这是个万亿级的市场。用户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物流业、外卖骑手、制造业、互联网+经纪人。
最后朱江表示,只要找对点,人力资源公司转型互联网仅需8天,希望能和其他企业,进行产品合作,战略合作,资本合作等方式实现合作,赋能和共赢。
乔巧发表题为
《城市环境服务外包的德衡实践》主题演讲
山东德衡董事长乔巧首先从企业荣誉、企业文化、业务模块,管理理念,服务流程,城市服务产品,作业标准等方面多维度的介绍了企业的整体状况。乔巧表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德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其成为了行业的翘楚。乔巧介绍说,在山东烟台,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几十辆标有“德衡环卫”的清扫车忙碌在烟台街头,赶在大家上班前把路面清扫干净。他们就是勤劳的“环境卫士”——德衡环卫团队,城市环境服务外包“先行者”,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创新案例。
陈聪发表题为
《企业如何推动创新文化建设》的主题演讲
德以新(DIC)咨询创始人、创新导师陈聪首先分享了德以新创新三大体系,即技术转移(创造或发展新产品或新流程),系统创新(使发明成为商业化产品的过程),内化创新(参考同类公司,使产品或流程标准化并可复制)。
随后陈聪动员现场的嘉宾,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快速画出三个圆圈,会出现多少种情况呢?最终会发现,所画出来的图案大部分都是对称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即认知思维固着。键盘字母的排序,男女衬衫纽扣的秘密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克服惯性思维的方法,从而帮助创新。陈总用一个个经典的案例强调了创新的重大意义。
最后,围绕企业组织创新的难题,陈总表示,需要从创新共识达成,创新技能提升,创新成果落地,创新机制搭建这四个维度着重发力,才能搭建好企业创新文化。由于组织架构、人才、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与机构当下都面临着严峻的创新瓶颈。企业要想形成可持续的价值和产出,就必须搭建良好的创新文化,尽快向创新型组织转变。
2019创新大会还新设立了创新夜话——自由相对论环节。参与此环节的5位大咖均是人力资源自媒体和跨界专家,他们从第三方的视觉分享其对人力资源的思考。
英格玛集团助理副总裁刘肖鲁
担任创新夜话主持人
徐阳发表题为
《社税改革下的产品创新》主题演讲
老徐用诙谐的言语,简单明了地表达了满足需求即为好产品。如何先于表达找到需求?我们真的了解需求吗?做出好产品需要共情,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社税改革下应如何进行产品设计呢?老徐表示,市场发展与产品周期在社税改革下是高度吻合的,每个阶段适合不同类型的产品,与其说开发产品,不如说孕育市场。老徐在5个月的时间内,做了很多尝试,通过自身的深切体会,得出在toB 领域,产品是王道,价格是王冠的结论。产品需要专注极致快,那快和早有何区别?快是节奏,而早是时间节点,即在不同的阶段,都要迅速迭代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老徐希望通过自己团队的实践,指导企业更好的找到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和企业共生共荣,合作共赢!
邵琦发表题为
《产品是王道,故事是核心》主题演讲
STORYWAY故事研究开发中心合伙人邵琦首先用用跑男家族的一段英文演讲视频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在视频中,邵琦用3分钟讲了2个故事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注意力越来越匮乏的时代,建立品牌,让人记住很关键。那如何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塑造出产品的内核呢,就需要讲好故事。邵琦通过自己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很直观的表达了C位的背后是实力。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都需要用长期以来在行业的积累,用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
非凡品牌要非凡故事来呈现。为什么我们要讲故事呢?因为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右脑时代……唯有拥有六大全新思维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共情力、交响力即“三感三力”,才能决胜于未来。
如何说一个动人的故事来建立、传播我们的雇主品牌呢?邵琦分享到,要有善于发现的眼光,并用简单的故事雷达,即用人,地,动、物这四个要素来很好的讲述故事。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来传达的。用故事的方式来呈现产品没准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希望故事不单纯是故事,还是思维的转变。
俞昊君发表题为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品从0到1方法论》主题演讲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自媒体从业者俞昊君首先从人力资源公司如何寻找机会;如何精修内功——产品;读懂政策,快人一步;产品布局这四个阶段切入,用简单通俗的话语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同时俞昊君用第三方的视角发现了目前人力资源行业内的一些现象,比如,背调,简历修改项目的兴起;雇主点评网站,工厂点评用户量的激增;蓝领和白领似乎都面临着一个问题:人们之间的信任缺失。同样,求职者和公司也存在着互相不信任的现象。
最后俞昊君以90后的视角,从数据,特殊场景,故事,内容四个方面,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故事和案例,分享如何挖掘产品的营销点。
李城伟发表题为
《新蓝领将缔造下一个独角兽》主题演讲
劳务茶馆创始人李城伟(“李掌柜”)以全新视角解读新蓝领市场,围绕产品开发与布局、模式与服务创新,探寻未来3年,新蓝领市场的无限潜力。“李掌柜”表示,蓝领生态市场规模是个万亿级+的市场。蓝领市场又分为工厂蓝领和城市蓝领。通过分析蓝领目标人群画像,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蓝领需求与市场。
随后,“李掌柜”分析了工厂蓝领招聘发展史,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犀利的总结了蓝领招聘市场的现状,指出了痛处。同时,“李掌柜”也指出,蓝领市场存在着流程脱节,顾此失彼的现象。蓝领市场需要通过内外因素叠加促使行业变革,从行业规范、科技赋能、信用重塑、树立标杆、模式创新、拥抱资本这6个方面实现行业重塑。
最后,“李掌柜”展望了下未来,并大胆预计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希望能一起携手,赋能行业更多的未来。
朱宁发表题为
《从交易到交付,谈谈B2B服务型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的主题演讲
北大纵横合伙人、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朱宁直奔主题,抛了个问题给大家,产品的使命是什么?那就是用最小作用力原则来满足客户需求,即以人和企业作为生命体,用最懒惰的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有竞争的时候,也要用独特的姿态来吸引客户。
随后朱宁从痛点、痒点和爽点三个维度来解剖产品。痛点:即让客户有损失或者潜在损失的点,比如劳务派遣,假外包真派遣,社保代理。爽点:即让客户能够即时满足的点,比如美团,饿了么外卖。痒点:即让客户和心中理想自我更加接近的点。
最后,朱宁用摩拜的案例更深入的阐述了性能过度和性能不足的不同和以及带来的影响。用交易与交付的例子解释了信任让渡和价值让渡的区别,在产品设计环节,交易更重要。毕竟,服务业产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没有持续改良的机会。
至此,“2019(第五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首日主题演讲暂时告一段落,12月4日还有14位来自人力资源行业的大咖老总们从自身企业出发,分享从业产品经验和对整个行业未来的期许,让我们期待精彩继续!